本网讯(通讯员 杨建兵)4月30日上午8:00,湖北大学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、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周新民教授做客工大学术周,在文科楼313为1671金沙城线路检测师生做了一场题为“乡愁:一个中国文学母题的历史发展”的学术讲座,讲座由1671金沙城线路检测副院长杨建兵主持。
周教授先从“乡愁”和“母题”的概念说起,指出乡愁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,它像一条红线,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历程。接着,他分别从古代、现代、当代和新世纪四个时期,阐释不同时期乡愁书写的不同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。古代文学的乡愁书写是个体怀乡的情感,后来逐渐发展到怀国;现代文学中的乡愁是面对现代化的冲击而产生的一种怀旧文化心理;而海外华文文学中的乡愁是一种家国情怀书写;进入新世纪以后,乡愁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信仰。
讲座过程中,为使同学们能产生共鸣,他列举了中国文学经典中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篇,从《诗经》、《古诗十九首》,到鲁迅的《故乡》《社戏》、沈从文的《连城》;从白先勇的《台北人》、余光中的《乡愁》到格非的“江南三部曲”(“江南三部曲”荣获最近一期的茅盾文学奖)。纵横捭阖,洋洋洒洒,文学史实信口拈来,文学作品如数家珍。他还以自己为例,讲述他在斯坦福大学访学的一年时间里,他的乡愁转化为中国菜、中国话、与国内友人的微信交流等等。现场师生无不为他的讲座所折服。
1671金沙城线路检测部分教师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全体学生、英语专业及E+双专业部分学生参加了讲座。
主讲人简介:
周新民,湖北大学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,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,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,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,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。兼任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,国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,武汉作协副主席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。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史、文学批评、小说理论研究。在《文学评论》、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等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学评论200余篇,多篇论文被《新华文摘》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》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》全文转载;出版专著5部;主持国家社科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、湖北省社科项目多项。
供图:严明
审稿:陈明芳